??????? 導讀:人生分別在三層樓上展開:第一層樓上住著尋找自我的人,第二層樓上住著建立自我的人,第三層樓上住著放下自我的人。李嘉誠先生強調“建立自我、追求無我”。他的話像一面鏡子,每個人都可以拿來照一照自己。
?
李嘉誠先生為什么強調“建立自我、追求無我”?
文/高可為
?
一、人生境界,有高有低!
?
?人生是有層次和境界的嗎?人生一定是有層次和境界的,只不過有些人不理解而已!
?
?宋代有個禪師,叫青原惟信。他這樣表述自己參禪的心路歷程:未參禪時,見山是山,見水是水。等到后來,見山不是山,見水不是水。而今和以前一樣,見山還是山,見水還是水。惟信禪師問大家,誰能分辨得出其中的區別?
?
?這個故事流傳很廣,相信很多人都讀過。但讀過歸讀過,你能理解他的意思嗎?我很小的時候就讀過,但年少不懂事,既不懂“山山水水”,更不懂山山水水的變化。我相信,這和知識無關,而和閱歷有關。
?
?德國哲學家尼采提出,人的精神境界有三種。這三種境界分別是:駱駝、獅子和嬰兒。
?
?駱駝最大的特征是什么?它有兩個大大的駝峰,它要背負很多東西。人生的早年也是這樣,要接受別人或命運的安排,往往身不由己。這個階段的生命狀態是“要我如何、如何”。
?
?獅子最大的特征是強壯有力,總要展現自己的意志。人生也是這樣。等到自己長大成人,在經濟上實現自立,自我的一面逐漸展現。于是,經常像獅子一樣發出怒吼:“我要如何、如何!”其實,這還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。
?
?人生的第三種境界,是成長為所謂“嬰兒”。“嬰兒”最大的特征是不裝,“我是什么就是什么”。高興就笑,不高興就哭。人到這個境界,做事不取巧,做人不諂媚,傻傻地做自己。孟子說:“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!”偉大人物都有一顆赤子般的心!返璞歸真,永懷赤子之心,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!
?
?尼采認為,人生的本質就是不斷地自我超越。他主張,人的精神要不斷蛻變,由駱駝變為獅子,再由獅子變成嬰兒。一個普通人只有經歷“精神三變”,才能成為所謂“超人”。
?
?巴菲特說,你花一萬年,也難告訴魚在陸地上行走的感覺!莊子說,井蛙不可語海,夏蟲不可語冰!人生一定是有層次、有境界的。只不過自己沒層次,所以看不到層次。自己沒境界,所以看不到境界。
?
?豐子愷先生說:“人生有三層樓:第一層是物質生活,第二層是精神生活,第三層是靈魂生活?!蔽覀円部梢詠硪痪?,人生分別在三層樓上展開:第一層樓上住著尋找自我的人,第二層樓上住著建立自我的人,第三層樓上住著放下自我的人。
?
?住一層樓的人,往往覺得自己啥都不是。住二層樓的人,往往覺得自己很厲害。住三層樓的人,往往覺得每個人都有高明處。自己很厲害,別人也可以。
?
?李嘉誠先生曾經反復提醒年輕的中國企業家:“創造自我,追求無我”。他的話是一種期許,也是一面鏡子,每個人都可以拿來照一照自己。
?
二、沒有自我,一事難成!
?
?人并不是一開始就有自我的,也不是一開始就有自信的。有的人一輩子也沒有建立起自我、自信,這樣的人并不在少數。
?
?為什么要建立自我?
?
?沒有自我,就沒有自信。沒有自信,就只有他信。他信,就容易著迷失。迷失,就意味著走錯路。走錯路,就意味著失敗。一路走下來,肯定是這么回事兒。西方人有句話,“自信是向上的車輪?!苯⒉黄鹫嬲淖晕?,沒有骨子里的自信,是很難干出一番事業的。
?
?雅虎公司曾經是美國互聯網業的“領頭羊”,但這些年衰落得非常厲害。業界有不同的分析,張朝陽則從創始人楊致遠個人身上找原因。楊致遠出身華人家庭,缺乏文化上的自信,開拓創新不夠?!熬拖袂逋醭y治中原以后,清朝對漢文化頂禮膜拜,導致沒有創新?!?/span>
?
?楊致遠生于臺灣,父母離異,10歲時被母親帶到美國。生活在美國單親家庭,又是白人文化為主導的地區,導致他文化上不夠自信,性格上不夠強勢。面對外部的壓力和挑戰,他缺乏擇善固執的決心和開拓創新的勇氣。
?
?2002年,雅虎業績下滑。華爾街建議他找一個懂管理的人做CEO,于是他啟用特里?塞梅爾。雖然短期業績起來了,但對公司長遠發展并無多大益處。華爾街建議雅虎走媒體路線,他也只是照做。雖然楊致遠本人是技術出身,懂得走技術路線可能更有前途。
?
?同樣面對華爾街的壓力,Google公司就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。Google公司兩位創始人都是白人,非常自信,非常強勢。面對短期盈利的壓力,他們不為所動,堅持按互聯網的規律辦事,堅持走技術路線,最終迎來了屬于自己的輝煌。
?
?作為企業家,要敢于堅持自我,而不能盲從資本市場的指令。對于這一點,張朝陽有切膚之痛。在搜狐創業早期,面對西方高大上的管理體系和強勢的合作伙伴,張朝陽倍感壓力。
?
?張朝陽堅信,西方合作伙伴并不理解中國社會的復雜性,完全按照他們的指示去做,公司經營一定會碰壁。背靠東方文化和智慧,張朝陽堅持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。經過一番艱難的博弈,他不但掌控了公司的主動權,而且找到了經營上的感覺。
?
?我們這個社會為什么有那么多“粉絲”?什么是“粉絲”?“粉絲”就是一幫迷失自我的人。別人的活法,只能作為自己的參考。相聲大師侯寶林有一句話:“不以為樣,只以為養?!睘槭裁从行┢髽I亂搞多元化?就是因為他沒自我,不自信,所以多頭下注,把命運交給運氣。
?
?那么說,如何才能建立自我呢?
?
?首先要認識自己。
?
?自我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東西,找到他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我是誰?我從哪里來?我要到哪里去?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。我們干的到底是一件什么事情?我們干的事情將會怎么樣?什么東西對我們最重要?這是每家企業都要面對的問題。這些問題不能問別人,也不需要滿世界里去尋找,只需要追問自己的內心。用孟子的話說,“盡其心、知其性”,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,就了解自己的本性了!自我其實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。
?
?其次,要忠于自己。
?
?所謂“忠于自己”,就是忠于自己的內心,忠于自己的信念和選擇。忠于自己的人,會按照自己對事情的領悟和理解去做事。一些事情從眼前看是錯的,但從長遠看是對的;也有一些事情從眼前看是對的,但從長遠看是錯的;也有一些事情本無所謂對錯。無論對與錯,堅持按自己想的去做。錯了再改正,但無論如何要忠于自己!
?
?任正非說,老是讓媽媽管著的小孩長不大,溺愛的孩子都不成氣候。為什么?因為他對世界沒有自己的領悟。萬科地產總裁郁亮說:“要長期做好的話,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維去做,只按照自己認為對的方法去做,而不是說按照別人指點的去做?!崩习傩罩v話,自己的肩膀上要長自己的腦袋!
?
?知識是似是而非的,信息是殘缺不全的。人不可能完全依賴知識和信息去做事。人的感覺和感受是非常寶貴的東西。人最終得依賴它去做事情。要建立自己對世界的感覺和感受,也要相信自己內心的感覺和感受。不能太在意別人的看法,更不能迫于壓力去做違心的事情。俗話說,教的曲唱不得!不是出于自己的本心、想法和感悟,只靠別人的教導、傳授和指示,肯定是不頂用的。
?
?李寧比較喜歡自由,本人對管理企業不太感興趣。他說:“不能因為我毀了企業,也不能因為企業把我毀了?!庇谑?,自己當“甩手掌柜的”,把公司交給職業經理人打理。李寧公司不是沒有過輝煌,但最終一敗涂地。
?
?不光李寧公司,“找人打理”的公司好的不多,特別是競爭激烈的行業。為什么?別人不是自己,他很難找到“我”的感覺。即使找到,也難以持久。沒有“我”的感覺,就只能聽話照做,很難自由發揮,更談不上創造和創新。
?
?不但要建立自己對世界的感覺,而且要保持對環境的警覺。依據自己對世界的觀察、判斷行事,發現錯誤及時改正,并不斷修正自己對世界的看法,逐步形成自己與環境的良性互動。這樣,時間久了,“自我”就成長起來了。
?
?第三,要堅定不移。
?
?世界這么大,無論我們選擇什么,都有堅持的空間。一些事情本沒有對與錯,堅持下去必有所獲,一旦放棄則一無所有。搖擺不定的人當不了領導,領導者都是篤定的堅持者。
?
?《尚書·大禹漠》:“人心惟危,道心惟微;惟精惟一,允執厥中?!比说南敕ㄗ兓媚獪y,事物的發展難以把握,只有專心致志、絕不動搖,才能承擔起領導的責任。
?
?孔子講,“四十而不惑”?!盎蟆本褪莿訐u,“不惑”就是絕不動搖。只有不惑,才能堅定、自信和成熟。成熟的人都有堅定的信念,都是輕易不會動搖的。
?
?在談到自己成功的秘訣時,馬云說:“第一你自己要相信,就是‘我相信’,‘我們相信’;第二是堅持;第三,我們學習,第四,我們做正確的事和正確的做事——正是這四個關鍵使阿里巴巴走到現在?!?/span>
?
三、固守自我,就此止步!
?
?一個人要建立自我。但建立了自我的人,也容易變得固執。企業家尤其是這樣。一旦固守自我、故步自封,他的發展也往往就此止步。
?
?企業家為什么容易變得固執呢?
?
?首先,企業家往往天生自我意識較強。德魯克說:“企業家都是偏執狂?!睕]有主見的人當不了企業家。
?
?任正非說:“我從小就和父母關系不好,為什么不好呢?就是不聽他們的,不是我不孝敬,我有自己的主見,最后我自己走出路來了?!比握菑男【头浅S兄饕?。
?
?有一回,老師帶一幫學童游鼓山。等爬上鼓山頂峰,一派天風海濤,學童們興奮不已。老師以“?!睘轭},出一上聯:“海到無邊天作岸”,讓學童對下聯。有位九歲的學童對出震古爍今的下聯:“山登絕頂我為峰”。他就是林則徐。林則徐打小就自信心爆棚!
?
?著名投資家尤里·米爾納(Yuri Milner)是一個俄羅斯人。他曾投出Facebook、Twitter、阿里巴巴、京東、小米、滴滴等明星企業。他說,他所投資的成功企業有一個共同特點,那就是創始人偏執、自信和強大,絕不是四平八穩的,什么都懂。
?
?其次,世俗的成功也強化一個人的自我意識。莊子有句話,(大)道隱于小成,(大)言隱于榮華。大道被小小的成功所隱蔽,言論被浮華的詞藻所掩蓋。小的成功可能誤導他們,讓他們自以為找到了成功的大道。
?
?自我意識過強的人往往自負、傲慢、固執。他們往往心高氣傲,自以為很聰明,很了不起。他們要么好為人師,喜歡炫耀自己,要么傲慢無禮,不懂得尊重別人。他們往往很固執,很難聽進去不同意見。這種情況,在佛家叫我執、法執,用世俗社會的說法叫偏執、固執。
?
?傲慢和偏執的人,非常容易碰壁。破除我執的方法是開放。開放有三層含義:首先是打開視野。山外有山,天外有天,見得多了,想法自然改變。其次是打開心胸。自己很高明,別人也有可取處。取人之長,可以為我所用。再次是吐故納新?!捌埲招?,又日新,日日新?!辈粩嘟蛹{新的東西,放棄舊的東西,境界隨之提高。
?
四、放下自我,海闊天空!
?
?從沒有自我到建立自我,這還不是人生的最高階段。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放下自我。
?
?那是什么樣的一種境界呢?
?
?首先,無論何種人等,他都能與之和諧相處。《禮記·中庸》:“萬物并育而不相害,道并行而不相悖?!弊约夯?,也讓別人活。自己過得去,也讓別人過得去。自己高興,也讓別人快樂。堅持自己的意見,也尊重別人的意見。
?
?其次,無論何種場景,他都能與之自然相溶。環境、場景不斷發生改變,自己的角色也隨之改變。在不忘自我、堅持自我的同時,隨時隨地準備放下自我、改變自己。堅持是有改變的堅持,改變是有堅持的改變。既能堅守自我,又能適應環境。既自由自在,又毫無違和感,所謂融入當下、活在當下。
?
?那么,如何才能做到放下自我?
?
?放下自我,要破除所謂“我執”、“法執”。我執心重的人處處以自我為中心,不考慮別人的利益和感受。法執心重的人往往自以為是,總以為真理在握。場景在變,自己的角色也在變。情況在變,以往的方法也要變。如果不肯放下自我,死守以往的想法和做法,十有八九會碰壁的。
?
?首先,要破我執。
?
?李嘉誠請內地企業家吃飯的故事流傳很廣。對于如何做人,也為中國企業家上了寶貴的一課。
?
?一次,馬云等一批企業家去香港拜見李嘉誠。李嘉誠先生是商界前輩,本以為他會姍姍來遲。但電梯一開,他已經恭候大家多時了。要吃飯了,大家都在為誰坐主桌、次桌費心思,沒想到李先生用抓鬮的辦法安排座次。一個小時的吃飯時間,他不偏不倚,每桌陪15分鐘。李先生周到和細致的安排令大家非常感動。宴會結束,李先生逐一跟大家握手,連墻角的服務員也不落下。這點大家更是沒有想到。
?
?李嘉誠先生是商界大家、社會名流,但他不以大佬自居,一言一行考慮別人感受,一舉一動皆讓人舒服。他心中總是裝著別人,他是放下了自我的人。
?
?李嘉誠也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誰。學佛的人喜歡說“破我執”。前提是你得有一個“我”,才能談得上“破”。一些人本來沒有自我,破何我執?!只有建立自我、做好自己,才能談得上“追求無我”。
?
?2015年9月,一篇題為“別讓李嘉誠跑了”的文章,引起廣泛關注。關于李嘉誠背信棄義、從內地撤資的說法甚囂塵上。面對國人的責難,李嘉誠先生這樣為自己辯解:
?
?“我是一個商人,希望大家不要給我戴上什么帽子,無論高的,還是矮的,我都不想有。因為我不是道德家、教育家、更不是什么陰謀家、,我僅僅就是一個商人而已。”
?
?“在職業上,我是一個純粹的商人,不要用那些空洞的道德來衡量我。如果不能做一個成功的商人,那我的職業是失敗的,人生也是殘缺的。不賺錢的商人不是好商人,也沒有資本利潤去做善事。”
?
,,。他捐資助學,但不自己辦學,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教育家。盡管熱心社會公益事業,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影響,但他知道這一切是建立在企業經營成功基礎之上的。
?
?虧本辦教育的事,他不干。虧本補貼國家和政府的事,他也不干。他知道,自己始終得好好經營企業,確保資產安全。如果企業垮了,他什么都不是。如果企業虧了,他什么都干不了。
?
?李嘉誠先生隨時能放下自我,但他也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誰。
?
?其次,要破法執。
?
?這個世界上本沒有所謂絕對真理。誰說他掌握了絕對真理,實踐中他一定碰壁。每個人都得適應不斷變化的情況,“一切以時間、地點和條件為轉移(斯大林語)”。那些偉大人物之所以偉大,就在于他能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局限性。古今中外,概莫能外。
?
?杰克?韋爾奇是美國成功的企業家,但他并不認為西方那套管理辦法,可以放諸四海而皆準。他說:“我認為中國不應當受到西方管理理念的困擾,那些都是胡說八道。我認為中國應當自行其事。而且在中國成長和繁榮的過程中,中國將創立一些體系,這種體系會長久成功下去?!?/span>
?
?盡管他有豐富的管理經驗,但他毫不諱言自己對于中國市場的無知:“十年來我一直在往那兒跑,每次去,都會笑話自己上次來的時候知道得那么少。那個地方太大、太復雜了,我搞不懂,真的搞不懂。這也許是我該退休的原因,該由別人去把它搞懂?!?/span>
?
?北宋有個武學博士,叫何去非,他寫了一本書叫《何博士備論》。這本書對如何運用兵法有十分深刻的論述:“古之善為兵者,不以法為守,而以法為用。常能緣法而生法,與夫離法而合法?!?/span>
?
?什么意思呢?兵法是用來打仗的,有用就用,沒用就扔。真正會打仗的人沒有死守教條的。他們常常能夠根據已有的兵法發展出新的兵法,往往表面上違背了兵法,卻在更高的層次上契合了兵法。:“一上戰場,兵法就全都忘了?!弊鋈魏问虑?,包括行軍打仗,也包括管理企業,都不能死守教條。
?
?佛祖為防止后學死守教條,陷入所謂“法執”,堅持說自己沒有講一句法。原話是:“若人言,如來有所說法,即為謗佛。不能解我所說故?!狈鹱娣磸蛷娬{,“一切善法,皆是佛法”;“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”;“法尚應舍,何況非法”?!老是執著于一個方法,是要碰壁的!
?
五、改造自我,永無止境!
?
?2500多年前,子貢與孔子有一番對話。子貢說:“貧而無諂,富而無驕。何如?”孔子說,還可以吧!“未若貧而樂(道),富而好禮者也?!?/span>
?
?人性之常,是“貧而諂、富而驕”。人窮了容易諂媚別人,人富了往往自我膨脹,變得驕橫、霸道。有修養的人會覺察到自己的這一變化,懂得克制和收斂一下自己的本性。子貢是當時的有錢人,他大概自以為做得不錯了,希望得到孔子的肯定和表揚,于是向孔子說出這番話。
?
?孔子師徒對話是他那個時代人性的寫照。時代變遷了,人性變了嗎?沒有!老百姓講話:窮人乍富,挺胸腆肚;富人乍窮,寸步難行。人窮了往往活得卑微,人富了往往活得囂張。過去兩千年了,人性沒有變化。再過兩千年,人性也不會變化。
?
。改造世界的過程,也是改造自我的過程。完整表達,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,也是改造主觀世界的過程。改造自我,主要是改造人自私、狹隘的本性。唯有犧牲小我,方能成就大我。
?
?改造自我,除了學習、反思以外,也需要一些外在的際遇。正如孟子所說:“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增益其所不能?!彼^“動心忍性”,就是震撼其心靈,淬煉其性情,使其既堅且韌,像鋼鐵一樣。
?
?任正非說:“我44歲的時候,在經營中被騙了200萬,被國企南油集團開除,曾求留任遭拒,還背負還清200萬債務。妻子又和我離婚,我帶著老爹老娘弟弟妹妹在深圳住棚屋,創立華為公司?!?/span>
?
?管理一家高速成長的高科技公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有一段時間他整個人都累垮了。任正非“身體有多項疾病,動過兩次癌癥手術”。2002年,華為公司內外矛盾交織在一起,他深感無力掌控這個公司,“有半年時間都是噩夢,夢醒時常??蕖?。
?
?苦難對人性的砥礪是不容低估的。沒有遭遇山窮水盡、走投無路的處境,沒有經歷痛徹心扉、夜夜心驚的歷程,哪能動心忍性?不光苦難、挫折對人性有砥礪作用,幸運、成功對人性也是一種砥礪。
?
?稻盛和夫先生對這個問題認識得非常深刻。他說:“成功是一種磨難,因為你會掉入我執。只見自己,不見其余。傲氣、戾氣就來了??慈硕际巧倒?,一出口就是訓斥。大多數人都破不了這一層磨難,下一次他就失手了。”
?
?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?按照中國傳統儒家的觀點,成為圣賢是人生的最高境界。那么,圣賢的標準是什么呢?怎樣才能成為圣賢?
?
?500多年前,王明陽和他的弟子有過一番對話,專門探討這個問題。他認為,圣人之所以成為圣人,全在于內心的純正。正如同金子,主要看成色足不足,固然斤兩也很重要。
?
?怎樣才能成為圣賢?主要是學習圣賢的心地。你是桀紂的心地,成就不了堯舜的事業。一般人認為,只要擁有圣賢的知識和能力就可以了。事實上,不是那樣的。成為圣賢的關鍵不在于多知多能,而在于開發良知良能。
?
?良知良能是個巨大的寶藏,它使人人皆可成圣作賢?!叭巳俗杂?,個個圓成,便能大以成大,小以成小,不假外慕,無不具足?!绷贾寄?,與生俱來,不用羨慕別人,人人都有。
?
?稻盛和夫先生說,人生的目的在于“提高心性,磨練靈魂”。也有人說,人類尚未開墾的最大疆域,是兩耳之間的部分。我們要在自己內心深處開疆拓土,不斷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,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。改造客觀世界無止境,改造主觀世界也無止境!
2016-5-29
?
PS:胸有千萬言,下筆也不易!
?
幾年前,內地一幫企業家去香港拜會李嘉誠。席間,大家要李先生講幾句話。李先生只講了八個字:建立自我,追求無我!他在其他不同場合也多次強調這八個字。這句話品了好幾年,也有了自己的感悟。于是有了寫這篇文章的沖動。
?
真動筆寫,還真不容易!一下筆,才發現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太多了!大家知道“看山不是山”的說法,但它到底是誰說的?有人說,這是宋代禪師青原行思說的。再查青原行思,他是唐代的,根本不是宋朝人。再查,這話根本不是青原行思說的,而是青原惟信說的,語出《五燈會元·卷17》?,F在寫文章的人多,但有些東西也錯得很離譜兒。
?
?一個開頭就費了這么多周折,后面的內容可想而知。再次體會到,寫文章的不易!說這些,意思只有一個:上帝的歸上帝,凱撒的歸凱撒,是誰的就是誰的,要尊重原創和知識產權嘞!拜托啦~~
2016-6-3?
?
版權聲明:本文為魯中管理文化書院(微信ID:shangdaoba)原創文章,轉載或摘編務必先與我們取得聯系并獲得授權!轉載需在文章開頭或結尾處注明作者及來源。格式如下:作者:高可為;來源:魯中管理文化書院(微信ID:shangdaoba)。轉載或改編需經本號及作者本人允許,不得隨意更改本文標題,不得隨意刪減附記PS部分內容。如有需要請在本公號首頁對話框留言,或以其他方式與本號取得聯系。本號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。
?
?
?
?
?
?
?
?
?
?
?
?
?
?
?
?